close

  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,也是中國首個“扶貧日”。在首個“扶貧日”到來之際,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作出批示,強調全黨全社會繼續共同努力,形成扶貧開發工作強大合力。
  “國際消除貧困日”,這一概念顯示,貧困是人類的共同敵人。在人類應對貧困的過程中,中國的成績有目共睹。有計劃、有組織、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實踐;短短30餘年讓6.6億人快速擺脫貧困;全球貧困人口數量減少的成就大部分來自中國……如是種種構成了世界減貧史上的中國經驗。
  與此同時的另一組數據也無法忽略。據有關部門透露,截至2013年,按照國家扶貧標準,中國農村貧困人口仍有8249萬,特別是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,在那裡,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六成,醫療支出僅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60%,勞動力文盲、半文盲比例比全國高3.6個百分點,還有數千個村不通電,近10萬個村不通水泥瀝青路……
  經濟發達地區高樓林立,人均GD P接近甚至超過中等發達國家,而另外一些地方的人們依然靠天吃飯,人均純收入不到1000元,習近平最近探訪的一個特困戶,家裡唯一的“電器”就是一盞節能燈。合而觀之,才是完整的中國。現在中國設立首個“扶貧日”,其意義首先或在於對扶貧的艱巨性保持了一份清醒的認識。
  中國未來扶貧的艱巨性,很大程度上緣於區域發展的不平衡,而要改變區域不平衡的狀況又非朝夕之間可以奏功。扶貧的艱巨性,還由於已有的一些扶貧辦法和模式可能需要作出適度的調適,而這種調適也往往並不容易。
  在專家看來,與國外民間的、小規模的生活救濟不同,中國是舉全國之力,有計劃、有組織地進行扶貧,無論是扶貧資源的動員和調用,還是具體項目的實施和推進,都帶有強烈的“政府主導”的色彩,此乃中國扶貧成就顯著的秘訣。這種觀點自有道理,但瞭解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人都知道,對中國大規模人群而言,其經濟面貌的改善更多依賴於政策之惠,易言之,正是因為中國政府對民眾創富的渴望充分尊重,並致力於清除不利於創富的環境,中國才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實現快速減貧。
  這樣一個視角契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瑪蒂亞·森對貧困的理解。按照阿瑪蒂亞·森的界定,貧困的真正含義是貧困人口創造收入能力和機會的貧困,貧困意味著貧困人口缺少獲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。根據這一定義,消除貧困的路徑無非兩條:提高和彌補貧困人口創收能力的不足,公平提供更多創收機會。
  如何公平提供更多創收機會,政府責任尤重。而就提高和彌補貧困人口創收能力不足而言,中國實施多年的“開髮式扶貧”和直接對貧困人群進行救濟的“保障性扶貧”已經卓有成效。但值得註意的是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探訪貧困村時所說,“扶貧款項被截留和挪作他用”讓人為之憤怒。這一點其實也提醒人們,以唯經濟的視角看待貧困並不正確。
  無論哪一條路徑,在強調政府責任的同時也需要借重社會的力量。從中國社會的發展來看,在政府主導之外,從慈善家到公益機構,有意願有能力投入扶貧的力量是越來越壯大了。但正如“苛刻”的慈善家曹德旺所說“我這裡有錢,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拿走了”,曹德旺的這句話代表了當前一部分想做善事的富人的心聲。制約富人向扶貧貢獻力量的因素無非在於,公益捐款的透明度尚有欠缺,對捐贈者的權利比較輕視,扶貧機構的公信力不夠。如何解決這些問題,是否也是未來政府開展扶貧的一個重點?
  有了政府的努力,加上社會的力量,相信貧困的陰霾終將被驅散。  (原標題:[社論]消除貧困需要走出唯經濟視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q46lquy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